按照有关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要求,在制造或加工食品时使用的,并存在于产品中的任何物质(包括食品添加剂),都需要在食品配料表中一一标示。加入量超过2%的配料,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列。因此,消费者在选购元宵时,可以先察看配料表,了解产品的配料使用情况,再决定购买哪种产品。
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食品及其制品,如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、花生及其制品等,厂家一般会(不是必须)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,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;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上述食品或其制品,也宜在配料表临近位置加以提示。因此,易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元宵时需注意仔细查阅配料表,以及配料表邻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。
产品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重点查看。选购元宵时,建议购买保质期内的品质稳定产品,不要购买已过保质期的产品。
按照法规要求,在预包装元宵的标签上都标示着贮存条件。如速冻汤圆一般要求在-18℃条件下储存,无论在选购产品时还是购买后,都应确保产品贮存在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下。
此外,通常在元宵包装标签上,厂家一般会给出合理的烹煮建议,消费者可参考以获得最佳口感。
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,按照预包装上标示的名称,选购元宵。一般来说,甜味元宵的主要配料包括糯米粉、变性淀粉、白砂糖等。由于糖和油的含量相对较高,建议消费者要适量食用,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食用量,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特殊疾病患者谨慎食用。
针对元宵的选购要点、食用建议、储藏方法等方面提示,已于2018年3月1日在原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发布的《元宵节饮食安全的消费提示》中,消费者可在此链接中查看http://samr.cfda.gov.cn/WS01/CL1680/225704.html。
本期专家:
谢 晶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、教授
沈 群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
黄忠民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
(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技术支持)